微波界新增5名院士 数细微波射频及雷达等领域的院士

2019-11-25 来源:微波射频网综合整理 字号:

“两院院士”是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统称,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是我国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他们是各自领域内顶尖的资深专家。

2019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关于公布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揭晓2019年新增的6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0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同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共选举产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

微波射频、无线通信、雷达、电磁兼容、电磁学等相关领域也有不少的的专家是院士,今年也新增5名院士。

2019新增院士

东南大学崔铁军教授  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崔铁军,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崔铁军教授对超材料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创造性地提出用数字编码表征超材料的新思想及控制电磁波的新方法,实现了数字编码和可编程超材料,能实时操控电磁波和编码信息,开创了信息超材料新方向。首次从微波传输线的角度研究表面等离激元(SPP)超材料,发明了一种超薄、柔性、条带式SPP传输线。与传统微带线相比,其传输特性可定制,并可显著降低传输线间的互耦和干扰。研制出一系列SPP无源器件和有源器件,开辟了基于SPP传输线的微波技术新方向。在传统超材料领域,实现了宽带、低损耗超材料的快速准确设计,在国际上率先实验验证了“电磁黑洞”和三维宽带“隐身斗篷”等物理现象,解决了超材料在某些国防应用中的瓶颈问题,并应用于中国航天、航空、船舶等部门武器装备的研制。

崔铁军教授在Science、Nature子刊、美国科学院院刊和PRL等发表相关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3部,论文被SCI正面他引1万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3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年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及2011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秋良  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秋良研究员是强电磁工程与技术领域专家。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9年成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

王秋良长期从事高磁场超导磁体科学研究,重点涉及复杂电磁结构的极高磁场超导磁体基础科学与技术问题,解决了在特种科学仪器等国家重大需求方面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建立了复杂电磁结构特殊冷却方式超导磁体的理论体系,获得了实际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

近年来,王秋良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了包括国家级以及省部的科学技术奖励6项。现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IEEE Members会员,美国MIT物理系客座教授,ICE/TC90工作组成员,国家863计划专家组成员和咨询专家。在国际知名杂志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共233篇,其中SCI收录有92篇,EI收录有123,CSCD收录62篇。国家发明专利78项,授权专利35项。论文他引354次。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技术计划、973基础研究计划、科技部支撑计划,财政部重大专项、重大国际合作以及横向等项目,兼任国家大科学工程“稳态强磁场”一级课题负责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东林教授   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苏东林,女,1960年3月生,汉族,北京市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硕士、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北航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所所长, “智能系统与装备电磁环境效应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近30年主讲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电磁场理论》,提议设立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二级学科,已为相关领域培养了10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创建了行业电磁兼容专业培训基地,参训人员达数千人次。

 长期从事电磁兼容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30多项重大装备电磁兼容工程任务。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38项,学术论文72篇。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担任中国电子学会电磁环境效应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分会副主任委员, 以及IEEE-AP北京分会主席、URSI-B中国分会主席等。

国防科技大学姚富强教授  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通信抗干扰技术领域专家。国防科技大学第六十三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7年5月出生于安徽枞阳,1982年毕业于原海军高级电子工程专科学校雷达工程专业,1993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博士学位。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表彰对象,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军队科技领军人才。

长期从事通信抗干扰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为通信抗干扰的工程科技发展和我军通信装备建设做出突出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校长王金龙  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金龙,1963 年1 月出生于河北海兴,1979 年9 月入伍,少将军衔,无线通信领域专家,国家短波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金龙长期致力于短波通信领域数据传输、抗干扰和频谱认知理论与方法研究,带领团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实现了我国短波通信从跟踪学习、并行发展到自主创新的转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针对短波信道多径时延大、信号衰落严重导致的可靠传输困难问题,揭示了短波时变色散信道的传输特性和最佳接收机理,实现了我国短波通信从模拟到数字、从窄带到宽带、从低速到高速的整体性技术突破。主持完成国家和军队重大科研项目10 余项,在IEEE 期刊发表论文51 篇,入选ESI 高被引论文6 篇,获授权国家和国防发明专利37 项,形成IEEE 国际标准化提案5 项。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 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第一层次培养对象,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军队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

历届院士

中国微波之父 林为干先生

林为干先生是我国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的主要奠基人、新中国50年重大贡献科学家之一。从教60多年来,为我国电子学特别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曾是新中国培养博士生最多的导师之一,被国内外同行尊称为“中国微波之父”。

林为干先生1919年10月20日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县。1939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45年9月赴美求学,1951年3月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1951年9月回国,先后任教于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曾参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筹建,并于1957年12月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执教至今,1958年2月任院长助理,1981年2月至1984年7月任副院长。

林为干先生长期致力于微波科学技术研究,在闭合场理论、开放场理论和镜像理论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出版著作四部,发表重要学术论文300多篇。林为干先生1978年参加全国科学大会,获科学大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并获“在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称号;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科院院士);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林为干先生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多所著名高校的客座教授,2003年被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中国太赫兹之父 刘盛纲  中科院院士

中国太赫兹之父,刘盛纲。中科院院士,2016年,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学会将该领域的最高奖——特别贡献奖授予刘院士,以表彰他的杰出成就。经过20多年的持续攻关,他使我国的太赫兹研究从“一张白纸”一跃成为世界领先。

从事通信工程科研与教学60多年、培养出80多位博士的通信专家,李乐民。工程院院士,首次提出采用双边横向滤波、判决反馈滤波等多种结构抑制干扰的方法,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载波话路用9600比特/秒高速数传机”。

毫米波著名专家  孙忠良院士

孙忠良院士,1936年8月26日生于上海市,1955年考入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60年本科毕业并留校任教,1978年晋升为讲师,1983年晋升为副教授,1987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1年至2003年任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南大学电磁场与微波学科负责人。

孙忠良院士为毫米波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解决了毫米波领域中的一系列难题,为我国毫米波技术的工程应用和国防应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曾完成毫米波体效应振荡器系列等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许多有影响的重大成果;他提出的体效应谐波模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被国内外学术界广泛接受和推广,介质谐振器基波稳频谐波输出集成震荡器、三毫米谐波功率合成电路、毫米波分谐波注入锁定等技术,突破八毫米混合集成前端的电磁理论、电路设计和结构工艺等关键。近年来他着重进行亚毫米波新技术的研究,曾担任国防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总装科技委兼职委员,总装某专家组专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六项。

上海交通大学毛军发  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毛军发,男,湖南邵阳人,1965年8月出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家。1985年在国防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2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1994年-199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博士后研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讲席教授。毛军发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973首席科学家,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微波分会副主任委员,IEEE Fellow,2015 IEEE Fellow Committee Member。毛军发长期从事高速电路互连与封装、微波射频电路与系统以及电磁兼容等领域研究,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已发表400多篇学术论文,包括IEEE 刊物论文11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郝跃教授  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1958年3月生于重庆市,198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199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数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国际IEEE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产品”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专家组组长,总装备部微电子技术专家组组长,国家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郝跃长期从事新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微纳米半导体器件与高可靠集成电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是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微电子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他在氮化镓∕碳化硅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功能材料和微波器件、半导体短波长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和推广、微纳米CMOS器件可靠性与失效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成果。

姜景山院士:五十年专注微波遥感技术的领航者

姜景山院士是我国微波遥感技术的主要开创者,他提出和建立的自然灾害遥感信息实时传输系统已成为我国突发性灾害监测的重要手段。长期从事、领导火箭、卫星测控研究。率先提出并实现用遥感、通信等技术建立对自然灾害实进监测系统,首次提出并实现全天候实时环境检测系统。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架高空机载遥感实用系统。

1991年出任我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技术论证组副组长,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副总指挥兼“神州四号”主载荷-多模态微波遥感系统主任设计师,在该系统中首次采用多模态机制,首次实现笔形波束散射计海洋风场测量新机理。该系统2002年12月发射成功并运行正常,获取了大量有效数据 ,实现了我国航天微波遥感零的突破,推动了我国微波遥感卫星的发展。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部委特等及“国家载人航天突出贡献”奖章等各种奖励15项,发表专著、论文100余篇,被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并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CO-SPAR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863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等职。

微波遥感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金亚秋教授

 电磁波物理与空间遥感信息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IEEE会士。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EECS)科学硕士(MS 1982)、电气工程师(EE 1983)、博士(PhD 1985)学位。现任IEEE GRSS AdCom委员、IEEE Fellow评选委员会主席(GRSS)、IEEE GRS杰出演讲者、IEEE Access、IEEE T GRS副主编。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劳模。获IEEE GRSS杰出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上海市科技功臣奖,光华科技奖一等奖,国家图书奖,三次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IEEE GRSS教育奖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电磁波散射辐射传输、空间微波遥感信息、复杂系统计算电磁学和环境目标智能识别,随着我国在空间科学和空间遥感技术的长足进展,特别是在神舟四号、嫦娥探月一号、风云3号气象卫星、海洋2号卫星等都载有微波遥感器,金亚秋院士为此都做出过贡献。依据他建立的月层辐射模型,从嫦娥一号微波辐射观测数据,在世界上第一次获得了全月球的月壤厚度和月球氮3估算等;在国内外已发表650多篇学术论文、14本中英文专著与文集, 被引用2000多次。

雷达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毛二可

毛二可,男,生于1934年1月。1956年在华北大学工学院(现为北京理工大学)雷达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从事雷达系统及其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在雷达杂波抑制和新体制雷达方面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对我国动目标显示、动目标检测技术、合成宽带脉冲多普勒雷达体制做出了重大贡献。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基础预研973计划项目、863计划课题在内的30多项重点科研任务。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6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2001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曾任原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原总装备部多个技术专业组专家、北京电子学会常务理事,现任空军科学技术与人才培养顾问、北京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雷达与声纳分支主编、IET高级会士。

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4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北京市优秀教师奖。所领导团队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科研集体”、“国防科技工业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5年首届“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等荣誉。

著名雷达研究专家  贲德院士

贲德教授是著名雷达研究专家,现任14所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科技委副主任。长期从事雷达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工作。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从事相控阵雷达课题研究。七十年代初承担了我国第一部大型相控阵雷达的研制任务,为突破相控阵体制,掌握相控阵技术这一尖端项目做出了突出贡献。八十年代初担任研制机载脉冲多普勒(PD)火控雷达的总设计师,突破了PD关键技术,主持完成了雷达工程设计,解决了工程难题,是雷达领域中的重大成果。先后获得电子部科技成果特等奖两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一次,并荣获光华基金特等奖及南京市第二届十大科技之星称号。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雷达技术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保铮教授

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历任教研室副主任、系主任、副院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组成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科协副主席。现任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委员会顾问,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顾问,空军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顾问。

保铮1927年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53年毕业于解放军通信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系,并留校任教至今。从毕业之日起他就与雷达结下不解之缘,一生都在做着雷达的梦。

保铮一直从事雷达与信号处理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他的十多项主要科研成果中,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早期著有《数字技术在雷达中的应用》、《脉冲技术基础》等,近年来合著有《非平稳信号分析与处理》(1999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通信信号处理》(2001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雷达成像技术》(2005年)。

雷达技术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永良教授

王永良教授,空军预警学院科研部副部长兼武器系统与兵器应用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65年生于浙江嘉兴市,1987年考入我校攻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硕士,1990年师从保铮院士攻读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1994年进入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入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雷达学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王永良教授一直致力于某国防前沿课题研究,硕博期间,研究方向主要为雷达信号、空时二维自适应处理理论等。发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论文90多篇,其中许多论文在IEEE汇刊、IEE汇刊、IEE快报等国外著名刊物与IEEE主办的国际会议以及《中国科学》、《电子学报》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有30多篇被收入国际权威三大索引。其撰写的学术专著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完成高层次的科研项目近10个,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研究工作得到了空时自适应信号处理(STAP)的鼻祖、美国著名科学家I.S.Reed教授,著名雷达专家、德国国防研究所的R.Klemm博士以及英国《IEE雷达、声纳、导航》杂志的主编H.Griffiths教授等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

杨小牛院士

杨小牛,198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通信与电子系统工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浙江省特级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主要从事通信信号处理与分析,软件无线电等科研工作,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1次。他同时任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副主任委员、总装备部电子对抗专业组专家成员、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通信信息控制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电子信息控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士。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列出部分微波射频领域的院士专家,欢迎大家通过留言补充。

主题阅读: 微波射频  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