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具 > 射频工具 > 系统及其他 >

系统及其他

卫星轨道(圆形)参数计算工具

2013-02-25 点击:0
卫星轨道参数简介
决定了卫星遥感的方式,它是描述卫星运行轨道的各种参数。对于地球卫星来说,独立的轨道参数有6个,它们是轨道半长轴A(椭圆轨道的长轴)、偏心率e(椭圆轨道的偏心率)、轨道倾角i,升交点赤经h(轨道上由南向北自春分点到升交点的弧长)、近地点幅角h(轨道面内近地点与升交点之间的地心角)和过近地点时刻t以近地点为基准表示轨道面内卫星位置的量)。但习惯上常用轨道高度、轨道倾角和轨道周期来描述。 

(1)轨道高度:轨道高度是指太空飞行器在太空绕地球运行的轨道距地球表面的高度。卫星的轨道大多数是近圆形轨道或椭圆形轨道,所以轨道高度一般指近地点高度和远地点高度的平均值。按照轨道高度,可将人造卫星分为低轨、中轨和高轨卫星三类。低轨卫星,轨道高度150-300公里,可获得大比例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但寿命短,一般只有几天到几周的工作时间,该卫星通常用于军事侦察;中轨卫星,轨道高度3501500公里,此类卫星寿命可达一年以上,适用各种环境和资源遥感;高轨卫星,轨道位于赤道上空约35860公里处,该类卫星沿赤道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约为24小时,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被称为地球同步卫星。其寿命长达数年,能获得圆盘形全球影像,对气象分析十分有利。此外,它也适用于地面动态监测,如监测火山、大面积的、洪水和森林火灾等。

(2)轨道倾角i:指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用以确定卫星赤道面在太空的位置。当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时,轨道倾角为0°-90°;反之,则为90°-180°。当倾角为0°时,卫星轨道面与赤道面重合,此时的轨道称为“赤道轨道”;当倾角约为90°时,卫星轨道面与赤道面相互垂直,称为“极地轨道”。除上述两种轨道外,均称为“倾斜轨道”。轨道倾角的大小决定了卫星对地面观测的范围,倾角越接近90°,卫星能观察到的区域越大。 

(3)轨道周期T:卫星在轨道上绕地球运行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轨道周期,其长短与轨道高度有关,轨道长半轴愈长,周期也愈长,反之亦然。 
  卫星轨道的形状和大小是由长轴和短轴决定的,而交点角Ω、近地点幅角ω和轨道倾角i则决定轨道在空间的方位。这五个参数称为卫星轨道要素(根数)。有时还加过近地点时刻tp,合称为六要素。有了这六要素,就可知道任何时刻卫星在空间的位置。


请输入卫星运行高度   km.     
 
 运行周期 (minutes) 卫星轨道示意图
β可见半角(visibility half-angle)
最大斜高(Slant height) (km)
最大斜距(Slant range) (km)
最大地表范围(Map range) (km)
卫星飞行速度(Satellite velocity) (km/sec)
最大可视时间(visibility time)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