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公司(Toshiba Corporation)日前宣布其已开发了用于Ku波段(12GHz到18GHz)频率范围的氮化镓(GaN)功率场效应晶体管(FET),使该...
通过改善晶体管结构和优化封装方法,与中空结构封装具有几乎同等功能且容易组装的全模结构产品“MGF4937AM”,有助于客户同时实现提高接收模块的生产效率和高性能化。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辐射贴片上开缝并使用H型槽耦合馈电的微带天线结构,并利用高频数值仿真软件对天线结构参数进行了仿真优化,设计出了一种工作于Ku波段的天线。与传统的H型槽耦合馈电微带天线相比,在辐射贴片和开有H型耦合孔径的接地板之间加入了低介电常数的泡沫塑料,并且在辐射贴片的宽边上开有两个窄缝隙
最近,天马望远镜Ku致冷波段接收机的研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美国国立射电天文台(NRAO)合作完成。设备基于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先进的JVLA接收机基础上,根据天马望远镜特定观测需求进行了改进,使得天马望远镜在该波段的整体观测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本文主要介绍了自行研发的一套波导转换器,实现在C波段卫星接收天线的馈源部分不改变原有馈源物理结构情况下,直接加装波导转换器,改用Ku 波段高频头,调星后即可接收到Ku波段卫星信号,发明研制的波导转换装置安装方便、简单实用,接收性能指标优良,可达到广播级的使用要求。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一种高度集成的架构来应对上述挑战,该架构将AD9371收发器用作中频接收机和发射机,使得整个中频级及其相关器件都可以从系统中移除。文中比较了传统系统与提议的架构,并举例说明了如何通过典型设计流程来实现此架构。
本文射频通信系统基于Ku波段,综合运用了多通道MIMO技术、智能电扫阵列天线、OFDM波束成形、超高速跳频、低相噪低杂散频率合成等先进性技术,可用于干线节点实现超高速数传、组网、中继,并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可广泛应用于多种通信领域。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为“中星2D”卫星配套研制的Ku波段辐冷型空间行波管于3月26日成功开机。这是国内第一只Ku波段大功率辐冷型空间行波管成功在轨应用,标志着我国在通信用辐冷型空间行波管研制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近日,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微波成像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自研了Ku波段中型合成孔径雷达(SAR),主要针对对地高分观测、地面动目标监测等用户需求。该中型SAR应用于大中型无人机平台,已于11月完成了校飞试验。
贸泽电子 (Mouser) 即日起备货Qorvo® CMD328K3 6GHz-18GHz低噪声放大器 (LNA)。该器件非常适合用于有小尺寸、低功耗需求的电子防御和通信系统。